
也是幽夢影

潘仁聰 寫於科學園區
一、 公門內外
看人來車往,咬尺牘文案, 拾舊往新猷,仰雲為詩留。
真儒未必有,俗吏不可當, 守經且達變,就是甲上上。
鐵打衙門流水官,出缺自有他人擔;園區深深深幾許,何處是歸處處歸。
二、 自大與自卑
當你自大時,一想浩瀚宇宙你還算那棵蔥;當你自卑時,一想小螺絲就能停擺大機器。
有時你需要自大以增益信心,有時你需要卑下以精進修持。
三、 品飲樂
喝醇酒可以作詩,喝咖啡深具哲理,喝茶享有真悠閒,
喝伏特加微醺彩妝入夢鄉,喝采人生一天歷經四溫暖。
四、 愛戀物語
是嗎?觸不到的愛人是最靚美的戀人,不是嗎?不完美就是為了成全完美,
或許吧!含蓄其實是更深沉的表白。
五、 驀然回首
一趟氤氳楓紅的行旅,嵐山渡月橋陌生二人,交會的眼神欲轉復還,
迴蕩的情愫似無又有,帶點曖昧的傾慕,靦腆中昭然若揭。
靈性律動交織慾望狂野,就這樣繾綣了一番溫情,縱不知是誰卻完美至極,隱隱繫在悸動的心扉底。
六、 標竿
以漢為榮?但劉邦乃殺韓信貶蕭何之流。以唐為傲?但李世民乃弒兄逼父篡位者。
以魏徵為鏡?但其人逆違忠臣不事二君之義。以戒為師!緣起性空因果証報無上菩提。
七、 有而不有一切都是我的,因為凡進我眼,已為我有;一切皆非屬我,因為我眼一閉,盡化烏有。
八、 行藏止行
仕與不仕,用舍由人,為與不為 行藏在我。
人生歷經層層階段,每一遭都是見証都值的回味,儘管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雜陳。
人生當如行雲流水,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,儘管幽寄南山居飛鴻踏雪泥。
九、 人間好修境
可能風光過或也悶頓過,總結一生如一日客過;不論這樣過或者那樣過,其實都是一陣風吹過。 質之故為無為 事無事,管山管水管竹;日月星 風雅頌,宜遊宜醉宜睡。
華藏世界出入六合 遊乎九州,是清涼境 生歡喜心。
十、 宇宙萬象是人天與空有的問題;是体用與心物的問題;是宏微與分合的問題;是統一中的對立問題;是相對中的絕對問題;是易即是道即是真理。
註:總題取胡適新詩【也是微雲】與張潮典籍【幽夢影】旨趣命名;又爰以政府公職退休重返民職留筆為誌2005/10於科學園區。
憶苑裡的兒時
臺灣行 六二情

雪花 於紐澤西 2007-02-25
記得當時年紀小,我愛談天你愛笑.有一回並肩坐在大樹下,風在林梢鳥在叫.我們不知怎樣睡著了,夢裏花兒落多少…. 週五晚回到紐澤西的小窩,在飛機上除了睡覺,餐飲,我和英茂數次回味回臺趣事,尤其是與六二的相聚. 去年十一月份就買好機票,所以回去前常常作夢,夢見當年考試前情景(永遠讀不完),好髒好髒的廁所(四年級時 有一次一腳失足跌下去)... 不好的回憶總是在記憶深處,但六二人相聚在爆笑中是一段段美好的詩篇 :
-蔡綵鳳向室內建築師挑戰- 紐澤西及台中的房子一手設計選購,真了不起.
-潘仁聰與英茂二十多年沒見面,他說鄭英茂沒變.(潘仁聰,您一開口就說謊),月珠緊跟著說 '跟照片沒變!' 感謝仁聰刻意安排至中壢與歐吉桑,歐巴桑見面,這是最美的回憶.
-鄭昆霖仍是當年頑童 - '三個男生喜歡一個女生','出口貨品包進蒼蠅', '扮茶農在中國'….
-陳玉霜是'老來俏' (鄭崑霖的讚美),迷你裙,長筒鞋,好俏麗.她是'從不缺席'的六二人.
-蕭月彩仍然是當年風采-靜靜甜甜的微笑.我怎麼不知道您一直住苑鄉.
-阮星首-記得以前走田梗路到您海邊的家.您的聲音變得像銀鈴,微笑像春風.很高與看到您家人.
-鄭旭貞仍然苗條,請告訴我們瘦身祕訣.
-鄭伯壎很低調,不贈書,也不多說.小心當天的爆料會是他下一季'心理分析'題材.
-林文傑心地 N 級善良 - 建議六二聚餐少吃,剩下飯菜可以滿足他的側隱之心-貓.
-鄭英茂當年沒拿到鍾夢熊老師(錘麥能)的'玩具坦克車獎賞',至今難忘.
-陳雪花仍然怕怕劉浩洋老師的'棒下出天才'.
-林嘉煌走進來真是英國紳士. 我雖然與您交談不多,但聽到您們爆料小學抓頭蝨趣事.
-楊碧雲 - 謝謝您記得我去您家寫作業,我倆是最'晚熟'的女同學'.請代問候楊榮川老師.
-陳鏡芬 - 謝謝您與我分享一些兒時回憶,您爸爸的麵店是我們不可磨滅的回憶,尤其是'筒啊米糕'.
-方君任帶來他媽媽'珠玉女士'是會中高潮,打賭一半以上六二人是她手捏出來的泥人.英茂也是. 也謝謝您讓太太兒女參與分享我們聚會的喜樂.
-蕭鴻隆很斯文,完全沒變(我沒說謊).
-李伯年是'媒人阿姑'的六二人,他帶來的'插班生'太太是我的小學妹,也是同行.
-陳玲珍沒帶江老師來,卻帶來插班生陳校長.
-郭恩賜,月珠最後一天突訪,一起開車到山腳訪貴馨,並在閨草文化村午餐,月珠女兒很阿沙力付帳, 小月珠真有老媽氣魄.
公公帶我們遊海邊,苑裡國小(我拍照了操場旁的廁所). 也遊龍騰斷橋,勝興車站,大姊請我們在'綠葉方舟' 午餐,回程在通霄'彙古陶邑'買了一套陶瓷杯盤,墨綠色底有白色桐花飄逸.是的,風在林梢鳥在叫..夢裏花兒落多少..
記得當時年紀小,我愛談天你愛笑.有一回並肩坐在大樹下,風在林梢鳥在叫.我們不知怎樣睡著了,夢裏花兒落多少…. 週五晚回到紐澤西的小窩,在飛機上除了睡覺,餐飲,我和英茂數次回味回臺趣事,尤其是與六二的相聚. 去年十一月份就買好機票,所以回去前常常作夢,夢見當年考試前情景(永遠讀不完),好髒好髒的廁所(四年級時 有一次一腳失足跌下去)... 不好的回憶總是在記憶深處,但六二人相聚在爆笑中是一段段美好的詩篇 :
-蔡綵鳳向室內建築師挑戰- 紐澤西及台中的房子一手設計選購,真了不起.
-潘仁聰與英茂二十多年沒見面,他說鄭英茂沒變.(潘仁聰,您一開口就說謊),月珠緊跟著說 '跟照片沒變!' 感謝仁聰刻意安排至中壢與歐吉桑,歐巴桑見面,這是最美的回憶.
-鄭昆霖仍是當年頑童 - '三個男生喜歡一個女生','出口貨品包進蒼蠅', '扮茶農在中國'….
-陳玉霜是'老來俏' (鄭崑霖的讚美),迷你裙,長筒鞋,好俏麗.她是'從不缺席'的六二人.
-蕭月彩仍然是當年風采-靜靜甜甜的微笑.我怎麼不知道您一直住苑鄉.
-阮星首-記得以前走田梗路到您海邊的家.您的聲音變得像銀鈴,微笑像春風.很高與看到您家人.
-鄭旭貞仍然苗條,請告訴我們瘦身祕訣.
-鄭伯壎很低調,不贈書,也不多說.小心當天的爆料會是他下一季'心理分析'題材.
-林文傑心地 N 級善良 - 建議六二聚餐少吃,剩下飯菜可以滿足他的側隱之心-貓.
-鄭英茂當年沒拿到鍾夢熊老師(錘麥能)的'玩具坦克車獎賞',至今難忘.
-陳雪花仍然怕怕劉浩洋老師的'棒下出天才'.
-林嘉煌走進來真是英國紳士. 我雖然與您交談不多,但聽到您們爆料小學抓頭蝨趣事.
-楊碧雲 - 謝謝您記得我去您家寫作業,我倆是最'晚熟'的女同學'.請代問候楊榮川老師.
-陳鏡芬 - 謝謝您與我分享一些兒時回憶,您爸爸的麵店是我們不可磨滅的回憶,尤其是'筒啊米糕'.
-方君任帶來他媽媽'珠玉女士'是會中高潮,打賭一半以上六二人是她手捏出來的泥人.英茂也是. 也謝謝您讓太太兒女參與分享我們聚會的喜樂.
-蕭鴻隆很斯文,完全沒變(我沒說謊).
-李伯年是'媒人阿姑'的六二人,他帶來的'插班生'太太是我的小學妹,也是同行.
-陳玲珍沒帶江老師來,卻帶來插班生陳校長.
-郭恩賜,月珠最後一天突訪,一起開車到山腳訪貴馨,並在閨草文化村午餐,月珠女兒很阿沙力付帳, 小月珠真有老媽氣魄.
公公帶我們遊海邊,苑裡國小(我拍照了操場旁的廁所). 也遊龍騰斷橋,勝興車站,大姊請我們在'綠葉方舟' 午餐,回程在通霄'彙古陶邑'買了一套陶瓷杯盤,墨綠色底有白色桐花飄逸.是的,風在林梢鳥在叫..夢裏花兒落多少..
心靈的故鄉
這次與雪花一起回臺灣,承蒙恩賜,文傑,仁聰的奔走聯絡使我們有幸見到了多年未曾見面的同學們,重溫當年無憂無慮的童年舊夢.儘管見面時間很短暫,但是見面時在一起的美好時光,至今令人難忘.
去美國二十年來,第一次與雪花同行,一起搭機回到臺灣,一起踏上故鄉的土地,見到了年邁的雙親,大姊及大哥一家人,内心得到極大的安慰和滿足.走在小時熟悉的街道,熟悉的商店,熟悉的菜市場,熟悉的故鄉人,這就是曾經在午夜夢迴裏所夢見的遙遠的故鄉.
趁這次回台之便,我和雪花過年前,從苑裡搭火車到嘉義,拜訪雪花的大姊一家人,到台南探望生病住在成大醫院的屘姑,當晚住在愛河旁的國賓飯店,漫步在愛河河畔,品嚐咖啡,欣賞南台灣的風情,竟然不知今夕是何年.
第二天坐計程車到壽山,西子灣繞一圈,回想當年預官受訓完畢被派調小金門,就是在壽山上等船期開往金門,彷彿那還是昨天的事情.山海依舊,但是我們不再年輕了.中午到了鼓山渡船頭,再坐渡輪到對岸旗津,享受豐盛的海鮮美食.
下午從新左營站坐高鐵到台中,第一次搭臺灣高鐵,心情既興奮又期待.高鐵果然不同凡響,舒適,平穏,快速,一小時就到了台中.在車站大廳見到了恩賜和月珠,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小學同學的友情編織著美麗豐盛的人生.
過年後和雪花到台北,除了參加同學會外,也拜訪了仁聰在中壢的父母,也就是雪花以前在苑裡家的老鄰居.也探望了雪花在台北的妹妹和弟弟一家人.當晚住在圓山飯店,我們的房間是在第八樓可以看到台北市景觀的地方.從房間裏面揭開神秘的面紗(窗簾),只見台北市一片灰濛濛的天空和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忙碌的車潮.淡水捷運上的火車,宛如模型玩具火車在軌道上不停的穿梭.遠方則是台北市的高樓夜景.圓山飯店在記憶中總是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.
第二天我和雪花坐淡水捷運線到達淡水,參觀漁人碼頭.淡水沿途有許多美好的回憶,是約會的世外桃源.下午與友人在鼎泰豐享受豐盛的美食後再搭火車回苑裡,結束多彩多姿的台北行.
二月二十三日從桃園機場經日本回美國時,飛機起飛不久後,從窗口再度驚鴻一瞥淡水河河口及漁人碼頭.再會了,可愛的故鄉臺灣,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.願你的青山常在,你的綠水常流,有朝一日在神的恩典下成為人間一塊樂土.
臺灣是我們生長的地方,是我們的故鄉.但何處是我們心靈的故鄉呢?
聖經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十三節….. “…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.說這樣話的人,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.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,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.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,就是在天上的.”
鄭英茂 於紐澤西 3/29/2007
訂閱:
文章 (Atom)